时间: 2025-04-26 03: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59
“咆哮如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声音非常大,像雷声一样震撼和响亮。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发出的声音极其响亮,带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威慑力。
在文学中,“咆哮如雷”常用来形容愤怒或激动时发出的声音,如“他愤怒地咆哮如雷,整个房间都为之震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响亮的声音,如“他的笑声咆哮如雷,让人难以忽视。”在专业领域,如动物学中,可以用来形容大型动物的吼叫声,如“狮子的咆哮如雷,震撼了整个草原。”
同义词:震耳欲聋、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反义词:细语呢喃、轻声细语、悄无声息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咆哮如雷”更强调声音的震撼力和威慑力,而“震耳欲聋”则更侧重于声音的响亮程度。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声音的轻柔和微弱。
“咆哮如雷”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咆哮”一词原本指野兽的吼叫,而“如雷”则是比喻手法,用雷声来形容声音的响亮和震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形容各种响亮的声音。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咆哮如雷”可以象征力量和权威。例如,在古代文学中,君王的怒吼常常被形容为“咆哮如雷”,以凸显其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地位。
这个词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震撼和敬畏。它让人联想到强大的力量和不可抗拒的威严,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自然界强大力量的敬畏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一位歌手的演唱,她的声音咆哮如雷,震撼了整个会场,让人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怒吼咆哮如雷,/ 震撼了寂静的夜空,/ 如同雷霆划破黑暗,/ 彰显了无尽的力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雷暴的画面,雷声咆哮如雷,震撼天地。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激昂的交响乐,音符如同咆哮的雷声,震撼人心。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表达有英语的“roar like thunder”或“thunderous roar”,德语的“brüllen wie Donner”,这些表达都强调声音的响亮和震撼力。
“咆哮如雷”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能够更生动地描述响亮和震撼的声音。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章琪大怒,丢下讨李来打那汉,那汉咆哮如雷,伸开一双蓝手,劈面交还,打在一处。
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一手抢起一枝锡烛台,就又避面掷过去。
1.
【咆】
(形声。从口,包声。本义:野兽吼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咆,嗥也。 、 《淮南子·览冥》-袭穴而不敢咆。 、 《文选·刘安招隐士》。注:“吼也。”-虎豹斗兮熊罴咆。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
【组词】
咆号、 咆跃
2.
【哮】
(形声。从口,孝声。本义:野兽的吼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哮,豕惊声也。 、 《通俗文》-虎声谓之哮唬。 、 曹植《七启》。注:“虎怒也。”-哮阚之兽。 、 唐·杜甫《石龛》-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 、 《游泸山记》-水声澎湃,兽群哮而游。
【组词】
哮吼、 咆哮、 哮唬、 哮阚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