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2:43
双宾语是指在某些动词的结构中,动词后面跟有两个宾语,一个直接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接受者)和一个间接宾语(通常是动作的受益者或目标)。例如,在句子“我给了他一本书”中,“他”是间接宾语,“一本书”是直接宾语。
双宾语结构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用以表达给予、传递等动作的详细对象和接收者。在口语中,这种结构也很自然,尤其是在描述日常交流和物品交换时。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文件或合同中,双宾语结构用于精确描述权利和义务的转移。
双宾语结构在许多语言中都有出现,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语言的语法结构。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种结构被保留并适应了现代语言的表达需求。
在某些文化中,给予和接受的行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双宾语结构因此在这些文化中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和情感价值。
双宾语结构常常与慷慨、友好和交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积极的社会互动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双宾语结构来描述礼物交换、知识传授等情境。例如,描述一次生日聚会时,可以说“我收到了朋友们的许多礼物”。
在诗歌中,双宾语结构可以用来创造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句子,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例如:
风,轻轻地, 吹过田野, 带来了, 秋天的, 第一片落叶。
双宾语结构在视觉艺术中可以联想为两个对象之间的互动,如一幅画中一个人递给另一个人一朵花。在音乐中,可以联想为旋律的传递,如一首歌中歌手将情感传递给听众。
在不同语言中,双宾语结构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班牙语中,间接宾语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代词形式。
双宾语结构是语言表达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反映了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模式。在学习语言时,理解和掌握双宾语结构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至关重要。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宾】
(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賓,所敬也。 、 《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 、 《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谋宾介。 、 《周礼·司仪》-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 、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待如宾。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众宾团坐。
3.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