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58
词汇“汹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汹涌”和“猛烈”两个词的误用或混淆。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将分别探讨这两个词的相关内容。
汹涌:
猛烈:
汹涌:
猛烈:
汹涌:
猛烈:
汹涌:
猛烈:
汹涌:
猛烈:
通过对“汹涌”和“猛烈”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两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些词汇能够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通过创造性使用和跨文化比较,我也认识到了词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汹】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引证】
《说文》-洶,涌也。 、 唐·杜甫《大会渡》-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 《韩非子·杨权》-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组词】
汹呶、 汹急、 汹怒、 汹然、 汹溶
形容声音大;喧嚣。
【引证】
《尚书大传》-洶洶、嗑嗑,皆水声也。 、 《楚辞·逢纷》-飘风来之洶洶。
【组词】
汹汹拳拳、 汹赫、 汹洶
2.
【猛】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猛,健犬也。 、 《孟子》-驱猛兽。 、 张衡《西京赋》。注:“怒也。”-猛虞趪趪。
【组词】
大猛
凶恶可怕。
【引证】
《韩诗外传》-公之狗甚猛。 、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 、 宋·苏轼《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
【组词】
猛利、 猛戾、 猛急、 猛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