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7:57
“山障”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山脉或山丘形成的障碍或阻碍。它通常用来描述自然地形对人类活动或视线造成的阻碍。
在文学中,“山障”可能被用来象征困难或挑战,如在诗歌或小说中描述主人公面对的艰巨任务。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实际的山脉或山丘,如“那座山障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工程学,它可能涉及山脉对交通或基础设施的影响。
同义词中,“山脉”和“山丘”更侧重于地理特征,而“屏障”和“阻碍”则强调其功能性。反义词则描述了没有阻碍的地形。
“山障”由“山”和“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山”指山脉,“障”指障碍或阻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任何由山脉造成的阻碍。
在许多文化中,山障被视为自然的边界和挑战。例如,在**文化中,山脉常常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山障”可能引起一种既敬畏又挑战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探险、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徒步旅行中遇到过山障,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障”:
巍峨的山障, 挡不住追梦的脚步, 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视觉上,“山障”可能让人联想到高耸的山峰和蜿蜒的山路。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山谷的声音,或是登山者攀登时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mountain barrier”或“mountain obstacle”可以对应“山障”。不同文化中,山脉都被视为自然的挑战和边界。
“山障”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地理特征,还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和挑战的深刻思考。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