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3:17
松塔:字面意思是指松树的球果,通常指松树的雌球果,成熟时呈棕褐色,内部含有松子。在植物学中,松塔是松树的繁殖器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学意义。
松塔一词源自汉语,直接指代松树的球果。在古代文献中,松塔可能被用作药材或食物,因此在中文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文化中,松树象征着长寿和坚韧,因此松塔也常被赋予类似的象征意义。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庆典中,松塔可能被用作装饰品。
松塔给人以自然、宁静的联想,也可能唤起对山林、野外的向往。在情感上,松塔可能被视为一种纯净、原始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中,松塔可能被用作装饰品,或者在烹饪中作为食材。例如,松子是从松塔中提取的,常用于制作各种美食。
在诗歌中,松塔可以被描绘为自然的馈赠,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松塔的图像可能让人联想到秋天的山林,而松塔在风中摇曳的声音则可能唤起对自然环境的宁静感受。
在不同文化中,松塔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松树和松塔可能更多地与圣诞节相关联。
松塔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松塔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自然、生态相关的主题。
1.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松,松木也。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 《搜神记·干将莫邪》-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发乱;乱发貌。
【引证】
唐·陆龟蒙《自怜赋》-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
2.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