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05:05
力气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人的体力或力量,即肌肉产生的物理力量。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体力劳动或**中所能发挥的能力。
“力气”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较为古老,基本含义一直保持不变。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较高,且含义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在**文化中,“力气”常与勤劳、坚韧等正面品质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
“力气”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努力、奋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家人或朋友用“力气”来描述他们的体力状态,尤其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或**后。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他用青春的力气,撑起了希望的帆。”
视觉上,“力气”可能让人联想到肌肉的线条和汗水;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沉重的呼吸声或物体移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力气”可以对应为“strength”或“power”,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力气”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能力,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力气”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