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06
掳夺:字面意思是指用暴力手段抢夺或夺取他人的财物或人。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武力或威胁武力的方式强行夺取。
“掳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战争中的掠夺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个人之间的抢夺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掳夺”通常与负面行为相关联,因为它涉及暴力和不公正。在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中,掳夺是常见的现象,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权力和资源的争夺。
“掳夺”一词往往引发负面情感,如恐惧、愤怒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暴力和不公正,可能引发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加害者的谴责。
在现实生活中,“掳夺”可能涉及个人财产的损失或人身安全的威胁。例如,某人可能在公共场合遭遇抢劫,体验到被掳夺的恐惧和无助。
在诗歌中,可以将“掳夺”用于象征性的表达,如“时间掳夺了青春的光彩”,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在不同语言中,“掳夺”可能有类似的对应词汇,如英语中的“plunder”或“loot”,德语中的“plündern”。这些词汇都强调了通过暴力手段夺取财物的行为。
“掳夺”一词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与暴力和不公正紧密相关。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中的冲突,并在个人表达中传达强烈的情感和批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能够丰富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掳】
俘获;抓获。
【引证】
司马光《涑水纪闻》-掳妇女小弱者七八万口。
【组词】
掳劫、 掳获
抢取;舞弊敛财。
【引证】
《儿女英雄传》-吃是吃饱了,掳是掳够了。
【组词】
掳抢、 掳夺、 掳嘴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