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49:44
官厅:字面意思是指官方的办公场所,通常指政府机关或官方机构的办公大楼。基本含义是指政府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
官厅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官方的办公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
在**传统文化中,官厅象征着权力和秩序,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在现代社会,官厅仍然是政府运作的重要场所,代表着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官厅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正式的氛围,以及政府官员的形象。它也可能引发对政府效率、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官厅可能与办理身份证、护照等官方事务的经历相关。例如,我曾经在官厅排队等待办理护照,体验了官方流程的繁琐。
在诗歌中,官厅可以被用来象征权威和秩序:
官厅高耸,石狮守门, 红墙之内,律令如山。 百姓心怀敬畏,官员秉公, 国之栋梁,民之依靠。
视觉联想:官厅可能让人联想到宏伟的建筑、整齐的办公室和严肃的官员。 听觉联想:官厅可能伴随着官员的讲话声、文件的翻阅声和电话的铃声。
在英语中,官厅可能对应为“government office”或“public office”,但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官厅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指代具体的办公场所,还承载着权力、秩序和文化象征的意义。通过对官厅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机构的运作和社会管理的本质。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厅】
(形声。从广(yǎn),聽(tīng)声。厅是后起字,大约产生于唐代。古作“聽”。魏晋以来加“广”。本义:堂屋)。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厅,厅屋。 、 《洛阳名园记》-凉榭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