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05
词汇“清书”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清书”可以理解为“清理书籍”或“整理书籍”。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基本定义进行。
“清书”字面意思是指对书籍进行清理或整理,可能包括去除灰尘、分类、归档等动作。
由于“清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人整理书房或图书馆的场景。在口语中,可能会有类似“我今天需要清书”这样的表达,意味着需要整理书籍。
由于“清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清理”和“书籍”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重视知识和阅读的文化中,“清书”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代表对知识的尊重和整理。
“清书”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书房、整齐的书架和专注的阅读时光,带来一种秩序感和宁静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搬家、整理房间或清理旧物时进行“清书”,以保持生活空间的整洁和有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书声中,岁月静好,字字珠玑,页页芬芳。”
“清书”可能让人联想到书页翻动的声音、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和安静的阅读环境。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整理书籍”在各种语言中都有表达。
“清书”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代表了整理和尊重知识的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特定情境。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