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4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44:54
木桁(mù hé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木材制成的横梁或横木。在建筑学中,木桁通常指的是支撑屋顶或其他结构的横向木制构件。
木桁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木”(木材)和“桁”(横梁)组成。在古代建筑中,木桁是重要的结构元素,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木桁的使用逐渐被更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所替代。
在**传统建筑中,木桁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了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在现代社会,木桁的使用更多地体现在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中。
木桁给人以稳固、传统和自然的联想。它可能唤起对乡村生活、古老建筑或传统工艺的怀念和尊重。
在参观一些古村落或历史建筑时,我曾注意到那些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固的木桁,它们不仅是建筑的支撑,也是历史的见证。
在诗歌中,可以将木桁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如梭,木桁静默, 支撑着过往的记忆与梦。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木屋,屋顶由深色的木桁构成,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木材的淡淡香气和风吹过木桁的轻微响声。
在不同文化中,木桁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建筑结构的基本功能是相似的。例如,日本的传统建筑中也广泛使用木桁。
木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建筑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桁】
梁上或门框、窗框等上的横木。
【引证】
《玉篇》-屋桁,屋横木也。 、 《文选·曹植·洛神赋》。注:“桁,梁上所施也。”-桁梧复叠。
【组词】
桁架
葬具。长而矮的木几,用来摆设陪葬的明器,埋入圹内。
【引证】
《礼仪》-皆木桁,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