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32:52
月令: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按照农历月份来安排的农事活动或节令。它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根据月亮的周期变化来规划农耕活动的传统。
月令一词源自古代*,特别是《周礼》中的“月令”篇,详细记载了每个月的气候、物候和相应的政令、农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泛指与月份相关的传统活动和俗。
在*传统文化中,月令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是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导农事,还与许多传统节日和俗相联系,如春节、中秋节等。
月令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带来一种宁静和秩序感。它也唤起对传统和根源的尊重,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月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户外活动,如种植花草或安排家庭聚会。
在诗歌中,月令可以用来营造一种时光流转的氛围:
春风拂面不觉寒,月令催人种豆忙。 秋月明,稻花香,岁岁年年人不同。
月令可以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景象,听到田野中的虫鸣和农民的劳作声,看到满月下的稻田和忙碌的身影。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二十四节气”也与月令有相似之处,都是根据自然现象来规划生活和农事。
月令不仅是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现代人理解自然和时间的一种方式。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规律,珍惜传统智慧,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