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6:46
幽仄(yōu z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幽仄通常形容地方偏僻、狭窄、昏暗,给人一种压抑或不舒适的感觉。
同义词:
反义词:
在**传统文化中,幽仄常与隐逸、避世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如古代文人常以幽仄之地为隐居之所,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幽仄给人一种压抑、神秘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传说、隐秘的故事或深邃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幽仄可能用来形容一些不太舒适或不太方便的地方,如老旧的住宅区、狭窄的街道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幽仄小巷深, 月影斑驳痕。 寂静无人语, 唯有风声吟。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narrow and dark”或“claustrophobic”来形容类似的感觉。
幽仄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能够很好地描绘出一种压抑、神秘的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合理运用幽仄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仄】
(会意。小篆字形象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状。本义: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仄,侧倾也。 、 《周礼·考工记·车人》-行山者仄輮。 、 《汉书·息夫躬传》-众畏其口,见之仄目。 、 《管子·白心》-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 《后汉书·光武纪》-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组词】
仄歪、 仄日、 仄席、 仄起、 仄目、 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