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1:39
词汇“栏竿”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或者是一个打字错误。为了进行有效的分析,我们需要确定“栏竿”的确切含义。如果“栏竿”是指“栏杆”的误写,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栏杆”是指安装在建筑物边缘、楼梯、桥梁等地方的扶手或围栏,通常由木材、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用于保护和装饰。
“栏杆”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的是用木条或竹条编成的围栏。随着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栏杆的材质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栏杆常常出现在园林建筑中,不仅是功能性的防护设施,也是美学设计的一部分。
栏杆可能让人联想到安全、界限或是某种隔离感。在情感上,它可以代表保护或是孤独。
个人经历中,栏杆可能与童年时在公园玩耍、学校楼梯的记忆或是旅行中见到的历史建筑有关。
在诗歌中,栏杆可以被用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铁铸的栏杆,冷硬而坚固,
隔开了你我,却隔不开思念。
栏杆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坚固的金属结构或是精致的木雕。听觉上,栏杆可能与风吹过金属时的轻微响声有关。
在不同文化中,栏杆的功能和设计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作用——保护和装饰——是普遍的。
栏杆作为一个常见的建筑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栏】
(形声。从木,阑(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引证】
《玉篇》-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 、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 、 明·魏学洢《核舟记》-雕栏相望焉。
【组词】
栏楯、 栏干子、 栏角、 栏船
2.
【竿】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引证】
《说文》-竿,竹梃也。 、 《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 、 《管子》-禁藏母拊竿。 、 张衡《西京赋》-竿殳之所揘毕。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 竿殳、 竿首、 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