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16:23
词汇“[没成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俚语。由于其不普遍,我将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分析。
假设“[没成儿]”意为“没有成功”或“未能实现”,它是一个表达失败或未达成目标的词汇。
由于“[没成儿]”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方言或社群语言习惯有关。
在某些社群中,使用这样的词汇可能反映了当地对于失败的态度和文化习惯。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失望或遗憾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努力但未能成功的情景。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尝试某件事情但最终未能成功的经历,这时可以使用“[没成儿]”来表达这种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梦想如风,[没成儿]的希望,在夜空中悄然消散。”
结合图片,可以是一张描绘失败场景的图像,如破碎的玻璃或倒下的建筑。结合音乐,可能是悲伤的旋律,反映未能实现的遗憾。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didn't work out”或“failed”。
“[没成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简洁地表达了失败的概念,对于理解和表达生活中的挫折有一定的帮助。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