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9:53
“气吁吁”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因为剧烈**、情绪激动或其他原因而呼吸急促、喘息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呼吸急促,气息不匀。
“气吁吁”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气”和“吁吁”组成,其中“吁吁”模仿了急促呼吸的声音。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描述动物喘息的诗句。
在中华文化中,描述人的呼吸状态常常与人的情绪、体力或健康状况相关联,因此“气吁吁”也常被用来隐喻人的内心状态或生活状态。
“气吁吁”给人一种紧张、疲惫或兴奋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后的满足感或是紧张时刻的紧迫感。
在高中时,我参加了一次长跑比赛,跑到终点时我气吁吁地喘着气,那一刻的疲惫和成就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跑后,我气吁吁地站在山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自然的拥抱。”
想象一个人在跑步机上奋力奔跑,汗水滴落,呼吸急促,这个画面和声音都能很好地体现“气吁吁”的状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nting”或“breathless”,它们在描述呼吸急促的状态时与“气吁吁”有相似的含义。
“气吁吁”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描述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细腻和丰富性。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吁】
呼天而告。
【引证】
《书·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
【组词】
吁天、 吁号、 呼吁
3.
【吁】
呼天而告。
【引证】
《书·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
【组词】
吁天、 吁号、 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