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2:56
“倒冠落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帽子倒挂,佩饰掉落。基本含义是指官员或士人失势、丢官或失去尊严的情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从高位跌落,失去原有的地位和尊严。
在文学作品中,“倒冠落佩”常用来描绘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或者形容一个人从荣耀的顶峰跌入谷底。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政治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权力结构的变动和个人的命运。
“倒冠落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古代官员的服饰变化。在古代,官员的帽子和佩饰是其身份的象征,一旦这些物品被取下或掉落,意味着其失去了官职和尊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用以形容人的地位和尊严的丧失。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的地位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倒冠落佩”这个成语在社会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变迁,也折射出社会和政治的动荡。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感慨。它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起伏和无常,以及权力和地位的脆弱性。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人物或政治**时,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比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昔日冠冕堂皇,今朝倒冠落佩,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曾经威风凛凛的官员,如今孤独地站在街头,帽子倒挂,佩饰散落一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哀伤的音乐,或者是历史叙述中的沉重语调。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fall from grace”(失宠)或“lose one's status”(失去地位)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倒冠落佩”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个人命运变迁的词汇,也是理解*社会和政治历史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但当谢冠对妻子,~从嘲骂。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冠】
戴;戴帽子。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组词】
沐猴而冠;冠带、 冠巾、 冠狗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引证】
《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组词】
冠带医生、 冠首、 冠绝、 冠伦
3.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4.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