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2:39
奏请: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奏”通常指向上级或君主提出建议或报告,“请”则表示请求或恳求。结合起来,“奏请”指的是向上级或权威人士正式提出请求或建议的行为。
在古代,“奏请”常用于官方文书,特别是臣子向提出的正式请求或建议。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仍然保留着正式和庄重的语感,常用于法律、政治或正式的行政文件中。
同义词:
反义词:
“奏请”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正式和官方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奏请”体现了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强调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方式。这种正式的请求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保留,尤其是在政府和法律领域。
“奏请”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朝堂、文武百官和严肃的仪式。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能带有一种权威和正式决策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奏请”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撰写正式的请求信或提案时,其正式和庄重的语感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借鉴。
在诗歌中,可以将“奏请”用于描绘古代场景,如:“朝堂之上,群臣奏请,愿天下太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朝堂的场景,文武百官整齐排列,一人手持奏折,正向**奏请。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重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tition”或“appeal”,但这些词在语境和语感上与“奏请”有所不同,更侧重于一般的请求或申诉。
“奏请”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传统礼仪和等级制度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虽然其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在特定的正式场合,它仍然是一个有力和恰当的表达方式。
1.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
2.
【请】
情况,实情。 同: 情
【引证】
《墨子·尚同中》-上下请通。 、 《管子·白心》-四璧而知请。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