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53
开朗 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人的性格或情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不拘小节,容易与人相处。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表明这个人通常心情愉快,对生活持积极态度,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交流和建立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开朗”常用来塑造正面角色,增强人物的亲和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他/她很开朗”来评价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词可能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相关联,描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同义词:乐观、豁达、活泼、热情
反义词:忧郁、沉闷、孤僻、悲观
“开朗”一词源于汉语,由“开”和“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开”有打开、展开的意思,“朗”则指明亮、清晰。两个字组合起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性格特征。
在**文化中,开朗的人通常被认为是社交能力强,能够带来正能量的人。这种性格特征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尤其受到推崇,因为它有助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提到“开朗”,我联想到阳光明媚的天气和欢快的笑声。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让我想到那些总是面带微笑,能够轻松应对生活挑战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开朗的人,他们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总是能够激励我,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朗”:
阳光洒满小径, 开朗的笑声随风飘扬, 心中的阴霾, 被这温暖的笑容驱散。
视觉上,“开朗”让我想到明亮的色彩和开阔的风景。听觉上,它让我想到欢快的音乐和愉快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开朗”可以对应为“cheerful”或“optimistic”。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积极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差异。
“开朗”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描述和理解人的性格特征,还启发我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情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