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2:45
庶官:字面意思是指普通的官员,相对于高级官员或贵族而言。在古代**,庶官通常指的是那些没有贵族血统,通过科举考试或其他途径进入官僚体系的官员。
庶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庶”字意为普通、众多,“官”字意为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庶官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庶官是官僚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廉洁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庶官的存在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僚选拔机制。
庶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勤勉、尽责和谦逊的形象。在情感上,庶官可能唤起人们对那些默默奉献、不求显赫地位的普通官员的敬意。
在个人经历中,庶官可能与历史学*或文化研究相关,例如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观历史遗迹时,庶官的概念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庶官可以被描绘为:
晨曦微露,庶官步履匆匆,
文书案牍,尽是民生忧。
不求显赫,但愿天下安,
庶官之心,百姓之福。
庶官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服饰、官署的建筑风格,或是古代官员处理公务的场景。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对话声或文书翻阅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低级公务员”或“基层官员”,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庶官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官僚体系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庶官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
1.
【庶】
煮。
【引证】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庶’之本义,乃以火燃石而煮,是根据古人实际生活而象意依声而造字的。 、 《周礼·秋官》-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组词】
庶虫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