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02
“瑶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瑶族传统工艺编织的筐子。瑶族是**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其精美的编织工艺而闻名。因此,“瑶筐”通常指的是具有瑶族特色的手工编织筐,这种筐子不仅实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文学作品中,“瑶筐”可能被用来象征瑶族的文化和传统,或者作为一种美学元素出现。在口语中,提及“瑶筐”可能会引起对瑶族工艺的赞美或对其文化的好奇。在专业领域,如民族学或工艺美术,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和研究瑶族的编织技术。
“瑶筐”一词直接来源于瑶族的编织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被更多人所熟知,成为描述特定文化产品的通用词汇。
在**,瑶族文化受到尊重和保护,瑶筐作为瑶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收藏。它不仅是一种日常用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提到“瑶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瑶族的美丽山水、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个瑶族村落,亲眼见到了瑶筐的制作过程,这让我对瑶族的文化和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瑶筐”:
瑶筐轻摇,山风送香, 编织的不仅是岁月,还有梦想。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瑶族妇女坐在竹林中,手中编织着瑶筐,周围是清脆的鸟鸣和风吹过竹叶的声音,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和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编织工艺和产品也有,但“瑶筐”因其独特的瑶族文化背景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瑶筐”的学和分析,我更加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增进了我对瑶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1.
【瑶】
(形声。从玉,本义:似玉的美石)。
同本义。亦泛指美玉。
【引证】
《说文》-瑶,石之美者。 、 《左传·昭公七年》-赂以瑶瓮。 、 《周礼·内宰》-瑶爵。 、 《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厥贡惟金三品,瑶琨、 、 《诗·大雅·公刘》-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
【组词】
瑶琴、 瑶佩、 瑶华
2.
【筐】
(形声。从竹,匡声。本义:筐子,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同本义。后亦用柳条或荆条等编成。
【引证】
《诗·召南·采筥筥》。注:方曰筐,圆曰筥-维筐及筥。 、 《诗·周颂·良耜》-载筐及筥。 、 《左传·隐公三年》-錡釜之器。 、 《淮南子·时则》。注:“员底曰筥。”-具扑曲筥筐。 、 《荀子·荣辱》-约者有筐箧之藏。 、 《国语·楚语》-糗一筐。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背筐,手长鑱。
【组词】
筐篚、 筐簏、 筐笼、 筐箩、 筐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