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21
“全心全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投入所有的注意力、情感和努力,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全心全意”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经过长期的使用和演变,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专注和奉献精神的重视。
在**文化中,“全心全意”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忠”和“诚”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忠诚、奉献和专注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和专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教学全心全意,不仅传授知识,还关心学生的成长,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全心全意,如星辰对夜空的守望,无声却坚定,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全心全意”可以联想到一个人专注工作的画面,或是两个人深情对视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如鼓励的话语或承诺的誓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wholeheartedly”或“with all one's heart”,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和意图。
“全心全意”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提醒我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专注和奉献的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有了这样的勇气才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