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0:10
旋光性(Optical Rotation)是指某些物质能够使通过它们的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性质。这种性质是由于物质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的,使得左旋和右旋的光波在通过物质时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引起偏振面的旋转。
旋光性主要在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专业领域中使用。在化学中,它用于区分具有手性(chirality)的化合物,如糖类和氨基酸。在生物学中,旋光性常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出现,除非是在讨论科学话题时。
旋光性这个词源于拉丁语“rotare”(旋转)和“optica”(光学)。在19世纪,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某些物质能够旋转偏振光的偏振面,从而引入了旋光性这一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旋光性成为了研究手性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
旋光性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药物开发和食品工业中。例如,通过测量糖的旋光性可以确定其纯度和浓度,这在食品加工中非常重要。
旋光性作为一个科学术语,通常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然而,对于科学家和学生来说,它代表了探索自然界复杂性和对称性的一个方面,可能会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敬畏感。
在化学实验室中,旋光性是一个常用的分析工具。例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使用旋光仪来测量化合物的旋光性,以确定其纯度和结构。
在诗歌中,旋光性可以被比喻为人生中的选择和方向:
“在生活的旋光仪上, 每个选择都是一次旋转, 左旋或右旋, 决定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旋光性可以联想到旋转的螺旋结构,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旋转的偏振光通过一个手性分子时的动态过程。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旋转的声音,如旋转木马的音乐。
旋光性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相似,如在德语中为“Optische Aktivität”,在法语中为“Activité optique”。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光学和活性这两个核心概念。
旋光性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还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增强我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旋】
转轴。
【引证】
唐·杜甫《画鹰》-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温酒器。通称“旋子”。
【引证】
元·戴侗《六书故》-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