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3:11
“三巡”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酒席上的一种俗,即酒杯被传递三次,每次传递时都要喝一口酒。这个俗常见于**的宴会或聚餐中,用以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和欢迎。
“三巡”源自*古代的宴会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俗被保留并融入到现代的社交活动中。其字面意思“三次传递”直接反映了其原始的酒席*俗。
在**文化中,“三”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完整和圆满。因此,“三巡”不仅是一种饮酒的仪式,也承载着对和谐与圆满的祝愿。
“三巡”让人联想到热闹的宴会、友好的交流和温馨的氛围。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团聚、友情和庆祝活动的积极情感。
在参加家庭聚会或朋友婚礼时,我曾多次体验到“三巡”的*俗,每次都感受到它带来的团结和欢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三巡酒,星光伴我行,夜深人静时,思绪随风轻。”
想象一个宴会场景,人们举杯共饮,欢声笑语,这种场景可以通过温馨的灯光和轻快的音乐来表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饮酒俗可能不如“三巡”这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但也有类似的社交饮酒惯。
“三巡”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对礼仪和社交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文化背景,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巡】
(形声。从辵(chuò),川声。本义:到各地视察;巡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巡,视行也。 、 《虞书》。郑注:“行视所守也。殷制六年一巡守,周制十二年一巡守。”-五载一巡守。 、 《孟子》-巡守者,巡所守也。 、 《周礼·掌固》-昼三巡之。 、 《周礼·司谏》-巡问而观察之。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仆人巡宫。 、 《左传·襄公九年》-巡丈城。 、 《周礼·遂师》-宾客则巡其道脩。 、 《西游记》-师兄,我去巡山,你莫成跟我去听的? 、 《国语》-臣从君还轸,巡于天下,怨其多矣。
【组词】
巡风料哨、 巡梭、 巡环、 巡幸、 巡兵、 巡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