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03
“卖舌”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通过说话、辩论或演讲来谋取利益,尤其是指那些能言善辩、擅长说服他人的人。字面意思是指出售自己的舌头,比喻通过口才来获得好处或达成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卖舌”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巧言令色、善于辞令的角色,如古代的纵横家或现代的政治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只说不做、靠嘴巴谋取利益的人。在专业领域,如销售或公关,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擅长沟通和说服的专业人士。
同义词: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口若悬河 反义词:沉默寡言、木讷、拙嘴笨舌
“卖舌”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对“出售舌头”这一形象的比喻。在古代,能言善辩的人常被认为是有特殊才能的人,因此“卖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对语言能力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能言善辩的人往往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地位,如古代的纵横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实际行动,因此“卖舌”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带有贬义,被用来批评那些只说不做的人。
“卖舌”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代表了语言的力量和沟通的艺术,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虚伪和欺骗。在表达时,我会谨慎使用这个词,以免给人留下负面印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非常擅长通过言辞来说服他人,但他的实际行动却往往跟不上他的言辞。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卖舌”这个词的实际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卖舌”:
他的言辞如蜜,甜而不腻,
卖舌之间,赢得人心无数。
然而,真金不怕火炼,
行动才是最响亮的语言。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位演讲者在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听众被他的言辞所打动。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那些充满说服力的声音,如广播中的广告或政治家的演讲。
在英语中,与“卖舌”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mooth talker”或“silver-tongued”,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语言的流畅和说服力,但在使用时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贬义。
通过对“卖舌”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词汇的选择,以确保我的言辞既能传达我的意图,又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