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1:10
“微细”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非常小、细微、细致或微妙的事物或特征。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尺寸、程度、细节或感觉上的微妙变化。
在文学中,“微细”常用来形容细腻的情感或深刻的内心活动,如“微细的情感波动”。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描述非常小的物体或细节,如“微细的裂缝”。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科学和医学中,“微细”可能指微观层面的结构或过程,如“微细的血管”。
同义词中,“细微”强调小而难以察觉,“微妙”强调复杂而难以捉摸,“细致”强调精细和周到,“微小”则强调尺寸小。反义词中,“粗大”指尺寸大,“明显”指容易看见或感知,“粗糙”指不细致,“宏观”指大范围或整体。
“微细”由“微”和“细”两个字组成,“微”字古汉语中指小、少,“细”字指小、细致。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强调了小和细致的双重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论语》中已有使用“微”和“细”的例子,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成“微细”,用来形容更加细致和小的事物。
在文化中,“微细”常与精细工艺、细腻情感和高雅艺术相联系。例如,画和书法强调微细的笔触和线条,体现了一种审美追求。在社会交往中,注重微细的观察和理解被视为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微细”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细腻和精致。它让我联想到需要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事物,如艺术作品的细节或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变化。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事物的感知和表达方式,使我更加注重细节和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艺术展览中注意到一位画家如何通过微细的笔触表达复杂的情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微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微细”:
微细的雨丝,轻拂过窗,
绘出心中那片宁静的海洋。
每一滴,都是时间的诗行,
在无声中,诉说着岁月的长。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微细雨丝的画面,每一滴雨都清晰可见,给人以宁静和细腻的感觉。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如德彪西的《月光》,它通过微妙的音符变化传达出细腻的情感。
在英语中,“微细”可以对应为“subtle”或“fine”,它们在描述微妙和细致的特征时与“微细”有相似的含义。然而,“subtle”更强调难以察觉的微妙,而“fine”则更侧重于精细和高质量。
通过对“微细”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小而细致的事物时的精确性和丰富性。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中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交流和专业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它提醒我在观察和表达时要注重细节,体会事物的微妙之处。
1.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2.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