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8: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8:17:02
“全福”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全面的幸福或福气,包含了健康、财富、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等多方面的吉祥和好运。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无缺憾的福祉状态。
“全福”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全”和“福”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全面”和“福气”。在古代文献中,如《易经》等,已有对“福”的讨论,而“全福”则更多强调福气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在*文化中,“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常常与春节、对联、福字等传统俗联系在一起。“全福”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了福气的全面性和理想状态。
“全福”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和谐、满足和完美。在表达祝福时,使用“全福”能够传递出深厚的善意和美好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全福”来祝福家人和朋友,尤其是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时,这个词能够表达我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全福”: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全福降临,心怀喜悦。
岁月静好,人间值得,
愿你我,共享这福泽。
“全福”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红色的对联、热闹的春节氛围,以及欢快的节日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福气和喜悦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文化中的“blessing”或“good fortune”,虽然也表达了类似的好运和幸福,但“全福”所强调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
“全福”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的祝愿。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全福”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福】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引证】
《说文》。按,本作祜也。-福,祐也。 、 贾谊《道德说》-安利之谓福。 、 《荀子·天论》-师其类者谓之福。 、 《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 《易·晋》-受茲介福。 、 《诗·小雅·桑扈》-万福来求。 、 《诗·鲁颂·閟宫》-降福既多。 、 《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 、 《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组词】
福泽、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福缘、 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