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5:27
犀牛:犀牛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属于犀科,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它们以其庞大的体型、坚硬的表皮和独特的角而闻名。犀牛通常被分为五种: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
“犀牛”一词源自希腊语“rhinoceros”,意为“有角的鼻子”。在古代文献中,犀牛被描述为神秘而强大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象逐渐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犀牛被视为力量和坚韧的象征。在一些非洲部落中,犀牛角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用于制作传统工艺品。然而,由于非法猎杀和栖息地破坏,犀牛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犀牛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同情。它们的庞大和力量令人敬畏,而它们面临的濒危状态则引发同情和保护的愿望。
在我的一次非洲旅行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只犀牛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那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保护这些珍贵生物的重要性。
诗歌: 在草原的边缘, 一只犀牛孤独地漫步, 它的角如剑, 守护着最后的尊严。
犀牛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宁静的自然环境。在视觉上,犀牛的坚硬皮肤和独特角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听觉上,犀牛的低沉吼声传达出一种原始的力量感。
在不同文化中,犀牛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犀牛常被视为笨重和迟钝的象征,而在非洲和亚洲文化中,犀牛则更多地被视为力量和坚韧的象征。
通过对“犀牛”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犀牛不仅是生物学上的一个物种,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增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