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9:52
词汇“廪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廪振”进行分析:
“廪振”由两个字组成:
因此,“廪振”字面意思是指从仓库中发放粮食,通常用于指政府或官方机构对民众的粮食救济。
在古代文献中,“廪振”常用于描述政府在灾荒或困难时期对民众的粮食援助。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记载中,政府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从国库中发放粮食给需要帮助的民众。
“廪振”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而“振”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挥动、振奋、救济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廪振”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中国,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对粮食的管理和分配非常重视。“廪振”体现了古代政府的社会责任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怀。
“廪振”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政府在困难时期对民众的救助和支持。
由于“廪振”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如果我们在讨论历史、古代社会福利政策或者文学创作时,可以适当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加文
1.
【廪】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丰年》-亦有高廪。 、 《周礼·廪人》注-盛米曰廩。 、 《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余刀布,有囷廪。 、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 、 《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 、 《荀子·富国》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 、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组词】
廪囷、 廪粟、 廪庚
2.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