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5:03
孤介: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孤”意味着单独、孤独,而“介”通常指介于两者之间或介质、媒介。结合起来,“孤介”通常形容一个人性格孤僻、不合群,或者在行为上与众不同,不易融入集体或社会。
在文学作品中,“孤介”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被描述为性格孤介。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人的性格或行为时,仍能体现出其独特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用更专业的术语来描述类似性格特征。
同义词:孤僻、孤傲、独行侠 反义词:合群、随和、社交
“孤介”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含义相对固定,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合群和顺应社会规范被视为美德,因此“孤介”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然而,在现代社会,个性和独立性受到更多尊重,因此“孤介”有时也被赋予一定的正面意义,尤其是在强调个性和创新的环境中。
“孤介”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它让人联想到孤独和被边缘化的感觉,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代表独立和坚持自我。这种矛盾性使得这个词在表达时需要更多的语境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因为性格孤介而在团队中显得格格不入。尽管如此,他的独特视角和坚持原则的态度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介”:
在人群的海洋中,他如一座孤岛,
孤介而坚定,不随波逐流。
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人群之外,背景音乐是缓慢而深沉的钢琴曲,这样的画面和音乐能够很好地传达“孤介”的情感和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ccentric”或“introverted”,它们在描述人的性格时与“孤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每个词的具体含义和使用语境仍有所不同。
通过对“孤介”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含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个性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使用“孤介”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介】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清人》-驷介旁旁。 、 《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 、 《淮南子·脩务》-其虫介。 、 《史记·老庄甲韩列传》-急则用介胄之士。
【组词】
介士、 介卒、 介胄、 介人、 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