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8:28
报馆:指报社的办公地点,即报社的编辑部、印刷厂和发行部门的所在地。报馆通常是新闻编辑、记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新闻采编、制作和发布报纸的地方。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报馆可能被描绘为信息流通的中心,象征着**和社会责任。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报馆可能被提及作为新闻来源的实体,或者作为某个的报道地点。 专业领域:在新闻学和传媒领域,报馆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核心机构,涉及新闻伦理、编辑政策等专业讨论。
同义词:报社、新闻社、编辑部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自媒体”相对比,后者强调个人或小团队的新闻发布。
词源:报馆一词源于“报”(新闻)和“馆”(场所),早期指印刷和发行报纸的场所。 演变:随着技术的发展,报馆的功能逐渐扩展,包括在线新闻编辑和发布,但其核心职能——新闻生产和传播——保持不变。
在和受到重视的社会中,报馆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民主社会中监督政府和传播信息的关键机构。
报馆可能让人联想到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记者在追求真相过程中的辛勤工作。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报馆可能与特定的新闻**或个人对新闻行业的兴趣相关联。例如,参观一家报馆可能是一次启发性的经历,让人对新闻制作过程有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报馆可以被描绘为信息的海洋,每一页报纸都是时间的切片,记录着世界的变迁。
报馆可能让人联想到印刷机的轰鸣声、忙碌的编辑室和堆积如山的报纸,这些都是传统报馆的典型形象。
在不同语言中,报馆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场所——是普遍的。
报馆作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中心,不仅在历史上,也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信息的集散地,也是新闻伦理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报馆”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新闻行业和媒体的作用。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