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25:17
“信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信件或文件的内容部分,即信件的正文部分。它强调的是信件内部的信息,而不是信封或信件的外部特征。
“信内”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信件的内部内容,其词源较为直接,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它由“信”和“内”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信件和内部。
在**文化中,书信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因此“信内”这个词汇在强调信件内容的重要性时尤为重要。在电子通信普及之前,书信的内容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情感和信息。
“信内”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等待信件的期待感,或是阅读信件时的温馨和亲密。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书信交流时代的怀旧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收到过一封手写的信件,信内的文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写信人的用心和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信内”:
在时光的信内,
藏着岁月的秘密,
每一行字迹,
都是心跳的痕迹。
看到“信内”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张泛黄的信纸,或是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side the letter”或“letter content”,但在日常使用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说“the content of the letter”。
“信内”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强调信件内容的重要性时非常实用。它让我想起了书信交流的美好时光,也提醒我在现代通信中不应忽视文字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情感的表达。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