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2:27
月牙:字面意思是指月亮在不同阶段中呈现出的弯曲形状,通常指的是新月或残月时月亮呈现的细长弯曲形状,形似一弯小船或镰刀。
月牙一词源自汉语,直接描述了月亮的形状。在古代文学中,月牙常被赋予诗意和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的形状描述功能,同时也保留了其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月牙常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象征团圆和家庭的和谐。在其他文化中,月牙也可能与特定的神话或故事相关联。
月牙给人以宁静、神秘和浪漫的情感联想。它常常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星空的浩瀚以及时间的流逝。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曾在沙漠中看到过月牙,那景象至今难忘,月牙的光芒在无边的沙海中显得格外神秘和美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牙如钩,挂起夜的帷幕,星辰点缀,编织梦的网。”
月牙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柔和的银白色光芒,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夜晚的虫鸣或是远处的水流声,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深远。
在英语中,月牙可以翻译为“crescent moon”,在不同的文化中,月牙都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如新生、变化和周期。
月牙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月亮的形状,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诗意和深度。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