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33:05
壅遏(yōng 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堆积或阻塞来阻止流动或进展。基本含义是指阻止、阻碍或妨碍某事物的正常流动或发展。
壅遏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水流被阻塞,如河流被泥沙堵塞。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阻碍,如交通堵塞或思想上的阻碍。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中,壅遏特指水流的阻塞问题。
壅遏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壅”指的是堆积或阻塞,“遏”指的是阻止或抑制。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和《左传》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壅遏**常与自然灾害如洪水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阻碍和困难。在社会层面,它也可以指代政治或社会进程中的阻碍。
壅遏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阻碍和困难。联想可能包括堵塞的河流、停滞不前的项目或受阻的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壅遏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阻碍,如交通堵塞、工作中的障碍或个人目标的阻碍。例如,某人可能会说:“我的学*计划被频繁的社交活动壅遏了。”
在诗歌中,壅遏可以用来形容情感的阻塞:
心中的河流,被忧愁壅遏, 无法流淌,只能在心底泛滥。
壅遏可以联想到堵塞的河流,水流受阻的画面,或是沉闷的流水声,象征着阻碍和困难。
在英语中,壅遏可以对应词汇如“obstruct”或“block”,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
壅遏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阻碍和困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壅遏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自己的表达中灵活运用。
1.
【壅】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壅,障也。 、 、 《淮南子·主术》-业贯万世而不壅。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而溃。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
【组词】
壅防、 壅阻、 壅淤、 壅闭、 壅肿
2.
【遏】
(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阻止。
【引证】
《尔雅·释诂》-遏,止也。 、 《易·大有卦》-君子以遏恶扬善。 、 《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 、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 、 《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 、 《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锄其直,遏其生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组词】
遏捺、 遏密、 遏讼、 遏塞、 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