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5: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5:40:49
“折数”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商品打折的程度,即原价与折后价的比例。例如,“七折”意味着商品以原价的70%出售。
“折数”一词源于商业交易中的折扣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使用频率和范围逐渐扩大。
在**,打折促销是商家常用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在节假日或季末清仓时。消费者对“折数”非常敏感,往往根据折扣力度决定购买行为。
“折数”往往与节约、划算等正面情感相关联,消费者听到“打折”通常会感到兴奋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关注商场的打折信息,尤其是电子产品和图书,因为这些商品在打折时购买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在诗歌中,可以将“折数”比喻为时间的流逝或价值的减少:
岁月如梭,青春不打折, 时光匆匆,回忆五折出售。
在英语中,“折数”可以对应为“discount rate”或“percentage off”,在不同文化中,打折促销都是吸引顾客的常见策略。
“折数”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折数”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沟通和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至关重要。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