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41
折损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受到外力或时间的侵蚀而损坏或减少其完整性或价值。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形式的损失、损害或减少,不仅限于物质层面,还可以涉及精神、情感或经济等方面。
“折损”一词源于汉语,由“折”和“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折”有断裂、弯曲的意思,“损”则表示减少或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损失和损害的概念。
在**文化中,“折损”常常与节俭和珍惜资源的传统价值观相联系。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可能会教育孩子要珍惜物品,避免不必要的折损。
“折损”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损失和损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遗憾、悲伤或无奈的情绪。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目睹过一次交通事故,车辆的严重折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折损”:
岁月如刀,刻下折损的痕迹,
在古老的石墙上,诉说着过往的沧桑。
看到“折损”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破旧的建筑物、损坏的家具或断裂的树枝。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物品破碎的声音或金属摩擦的刺耳声。
在英语中,与“折损”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amage”或“loss”。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相似的使用情况,但具体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折损”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色彩。这个词不仅涉及物质层面的损失,还涵盖了更广泛的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损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运用“折损”这个词对于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至关重要。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