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8:34
合成纤维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的纤维,它们不是来源于天然资源,如棉花、羊毛或丝,而是由石油、煤、天然气或生物质等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多种特性,如强度高、耐磨、易清洗、不易皱等,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工业和医疗等领域。
在专业领域,合成纤维常用于讨论纺织材料、服装设计和工业应用。例如,在纺织工程中,合成纤维的种类(如聚酯、尼龙、丙纶等)和它们的性能是研究的重点。
在文学中,合成纤维可能被用来象征现代工业化或消费主义,例如在描述未来世界的科幻小说中,合成纤维可能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在口语中,合成纤维可能被提及在日常对话中,当讨论衣物材质或家居用品时。
同义词:人造纤维、化学纤维 反义词: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丝)
合成纤维一词源于对化学合成过程的描述,随着20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纤维开始***生产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合成纤维的发展与20世纪的工业化和全球化紧密相关。它们的出现改变了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者的购买*惯,同时也引发了对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的讨论。
合成纤维可能让人联想到现代、高效和便利,但也可能引发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合成纤维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甚至是汽车和飞机的内饰。
在诗歌中,合成纤维可以被用来比喻现代生活的轻盈与脆弱:
合成纤维织成的梦, 轻如羽翼,却难抵风雨。
合成纤维可能让人联想到光滑的表面、多彩的纺织品或是工厂中机器的轰鸣声。
在不同语言中,合成纤维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应用是相似的。
合成纤维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它们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和可持续性的挑战。了解合成纤维的特性和应用,有助于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思考如何减少其负面影响。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3.
【纤】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mī),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纤,细也。 、 《书·禹贡》。郑注:“细也。”-厥筐元纤缟。 、 傅毅《舞赋》。注:“细縠也。”-纤縠蛾飞。 、 司马相如《子虚赋》-杂纤罗。 、 《三国志·诸葛亮传》-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 《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 《隋唐演义》-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
【组词】
纤毫芥蒂、 纤忽、 纤刀、 纤腰
4.
【维】
(形声。从糸(mì),隹(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维,紘也。 、 《说文》-维,车盖系也。 、 《广雅》-维,系也。 、 《楚辞·天问》-斡维焉系。 、 《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维王之大常。 、 《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居其维首。 、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
【组词】
维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