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0:06
文坛:指文学界,特别是指文学创作、批评、研究和交流的领域。它通常用来指代文学活动的整体环境,包括作家、评论家、出版商和读者等。
“文坛”一词源于**古代,最初指文人聚集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文学界的整体环境。在现代汉语中,“文坛”已经成为一个固定词汇,广泛用于文学相关的讨论和报道。
在**文化中,“文坛”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文学创作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批判的重要场所。在社会背景中,“文坛”常常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文坛”一词给人以高雅、深邃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文学创作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作家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次文学研讨会,那是一个文坛上的盛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文坛的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坛”:
在文坛的花园里,
诗篇如花儿般绽放,
每一行字,都是心灵的呼唤,
在文字的海洋中,我们共同航行。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作家在安静的图书馆内,围绕着一张大桌子,讨论着文学作品。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在英语中,“文坛”可以对应为“literary world”或“literary circl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指代文学创作和交流的领域,但其使用和内涵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文坛”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平台,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批判的场所。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文坛”这一词汇的准确使用和深刻理解。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坛】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坛,祭坛场也。 、 《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为三坛同墠。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 《公羊传·庄公十六年》-庄公升坛。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组词】
坛宇、 坛兆、 坛域、 坛户、 坛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