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7:10
“惊梦”一词通常指的是在梦中受到惊吓或突然的惊醒。字面意思是指在梦中经历到令人震惊或不安的**,导致梦者从梦中惊醒。
在文学中,“惊梦”常用来形容一种深刻的、令人不安的梦境体验,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或恐惧有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别吓人的梦或梦中的某个惊险瞬间。在心理学领域,“惊梦”可能与噩梦或睡眠障碍有关。
“惊梦”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梦境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主要用来描述那些令人不安或惊恐的梦境。
在**文化中,梦境被认为与人的心理状态和未来运势有关。因此,“惊梦”常常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能预示着生活中的困难或挑战。
“惊梦”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和孤独,以及梦中无法逃避的恐惧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经历了一个特别吓人的惊梦,梦见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路了。这个梦让我第二天感到非常疲惫和焦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惊梦”:
夜深人静,月光如霜,
我在梦中迷失方向。
惊梦一瞬,心悸难平,
醒来时,泪水已成行。
“惊梦”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寂静的夜晚,以及突然的惊醒。视觉上,可能会想到一张描绘黑暗房间中一个人突然坐起的图片。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寂静中突然的响动或心跳声。
在英语中,“惊梦”可以对应为“nightmare”或“bad dream”。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即指令人不安或恐惧的梦境。
“惊梦”这个词在中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梦境体验,还反映了人们对梦境的普遍恐惧和不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情感的复杂性。
1.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2.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