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4:11
凶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带来坏消息或不幸消息的信息。它通常指的是死亡、灾难或其他不愉快**的消息。
在文学中,“凶信”可能被用来营造紧张或悲伤的氛围,例如在描述战争或悲剧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直接使用“坏消息”来替代“凶信”,因为它更为通俗易懂。在专业领域,如新闻报道,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描述某些不幸**的报道。
同义词:坏消息、噩耗、不幸消息 反义词:好消息、喜讯、佳音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噩耗”通常用于指代亲人的去世,而“坏消息”则更为通用。
“凶信”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凶”字意味着不吉利或不幸,“信”则指信息或消息。在古代文学和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广泛使用,至今其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传递和接收“凶信”通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行为,因此在传达这类消息时,人们往往会采取更为委婉或谨慎的方式。
“凶信”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失去、痛苦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表达时需要特别注意语气和方式,以避免增加接收者的痛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有一次不得不传递一个关于亲人去世的凶信给其他家庭成员,那是一个非常艰难和敏感的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凶信”来表达深沉的悲伤:
风带来了凶信,
树叶低垂,无声哭泣。
心中的花朵,
在哀伤中凋零。
视觉上,“凶信”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枯萎的植物或悲伤的面孔。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音乐或哀伤的旋律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ad news”或“gloomy tidings”,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表达上与“凶信”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凶信”这个词汇在语言中承载了重要的情感和语境意义。了解其基本定义、语境使用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和敏感地使用这个词汇,尤其是在涉及悲伤和不愉快**的交流中。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