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5:59
抽泣:指断断续续地哭泣,声音时高时低,通常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如悲伤、失望或痛苦。
“抽泣”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抽”和“泣”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抽”有抽动、抽搐的意思,“泣”则是哭泣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哭泣状态的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抽泣被视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尤其是在悲伤或痛苦的情况下。在某些社会背景下,抽泣可能被视为软弱的表现,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情感的真实表达。
抽泣往往让人联想到悲伤和痛苦,它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对于我来说,抽泣常常与失去、遗憾和无力感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深层的情感表达。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抽泣常常出现在失去亲人或朋友的时候。例如,当我的祖母去世时,我在葬礼上无法控制地抽泣,那种情感的释放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抽泣”:
在寂静的夜里,
星光下的抽泣,
是心灵深处的呼唤,
是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抽泣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个人低头哭泣,肩膀微微颤抖。听觉上,抽泣的声音是断断续续的,有时伴随着呼吸的抽搐声。
在英语中,“sob”一词与“抽泣”相似,都描述了哭泣的状态,但“sob”更强调哭泣时发出的声音。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sanglot”或西班牙语的“sollozo”,也有类似的表达。
通过对“抽泣”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哭泣状态的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沟通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2.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