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21
古篆:古篆是指古代的篆书,是**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形式,主要流行于商周至秦汉时期。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小篆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文字。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古篆常被用来形容古朴、庄重的氛围,或者用来指代古代的文化遗产。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古篆较少直接使用,但可能会在讨论历史、书法或古董时提及。 专业领域:在书法、考古、历史学等专业领域,古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解读古代文献和文物。
同义词:古文、篆书、金文、甲骨文 反义词:今文、简体字、楷书
古篆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书写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篆书逐渐演变为隶书、楷书等其他书体,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文化中,古篆不仅是文字的一种形式,更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古代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古篆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文明。它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见过用古篆书写的铭文,那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篆铭文刻石上,千年风雨不曾忘。”
古篆的视觉联想是那些刻在青铜器和石碑上的古老文字,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鼓声,增添一种古韵。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古老文字如埃及的象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也具有类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篆不仅是文字的一种形式,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古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