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0:16
词汇“俭时”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俭”通常指节俭、节约,而“时”指时间或时代。将两者结合,“俭时”可能指的是在时间或时代上节约、不浪费的意思。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俭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俭”和“时”两个字组合而成,强调节约时间的概念。
在强调效率和时间管理的文化中,“俭时”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德,鼓励人们珍惜时间,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俭时”来提醒自己或他人珍惜时间,避免拖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俭时如流水,
不待人回头。
珍惜每一刻,
成就未来梦。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俭时”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time management”(时间管理)在英语中很常见。
“俭时”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珍惜时间、高效利用时间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1.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