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32:39
词汇“克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克”和“夺”两个字的含义来推测“克夺”的可能含义,并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克夺”可能意味着通过努力或斗争来夺取或获得某物。
由于“克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场艰苦的斗争或竞争,最终成功获得某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或比喻中。
由于“克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克”和“夺”两个字都有悠久的历史,分别来源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含义逐渐丰富和演变。
在强调竞争和奋斗的社会文化中,“克夺”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通过努力和斗争获得成功的过程。
“克夺”可能让人联想到激烈的竞争和不懈的努力,带来一种紧张和激励的情感反应。
由于“克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克夺”来描述一场内心的斗争或外在的竞争:
在命运的棋盘上,
我克夺每一寸土地,
不为荣耀,只为生存。
“克夺”可能让人联想到战斗的画面,如古代战争中的攻城略地,或是现代竞技场上的激烈对抗。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战鼓声或观众的欢呼声。
由于“克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ize”或“win through effort”。
尽管“克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通过努力和斗争获得成功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