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2:19
“久假不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长时间借用某物而不归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借用他人的物品或金钱后,长时间不归还,或者比喻某人离开某个地方或职位后,长时间不回来或不恢复原状。
在文学作品中,“久假不归”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贪婪、不负责任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不守信用、不按时归还物品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财务管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违约行为或不良信用记录。
同义词:
反义词:
“久假不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和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久假不归”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守信用的人,反映了社会对诚信的重视。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能会传达出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失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借书不还的情况,这时“久假不归”这个成语就非常贴切地描述了这种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书页翻飞,
友人借去,久假不归。
心中惆怅,字字如泪,
何时归还,此情难追。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书架前,手中空空,眼神中流露出失望和无奈。背景音乐可能是缓慢而忧伤的旋律,增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orrow something and never return it”,但缺乏像“久假不归”这样简洁而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
“久假不归”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还反映了社会对诚信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
1.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2.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