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1:19
漫野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广阔的野外或原野,通常用来形容没有边界或限制的大片自然区域。它传达了一种开阔、无垠的感觉,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的壮丽和辽阔。
在文学作品中,漫野 常用来营造一种宏大的自然背景,如草原、沙漠或雪原,用以衬托人物的孤独或自由。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自然风光或户外活动时,仍能传达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生态学中,漫野 可能用来描述未开发或原始的自然环境。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旷野”可能更强调荒凉和无人,而“漫野”则更多地传达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
漫野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漫”和“野”两个字组成。“漫”字有广泛、无边界的意思,“野”字则指野外或自然环境。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自然景观的广阔和壮丽。
在文化中,漫野 常与诗词中的自然描写相结合,用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户外和旅游宣传中,强调自然的魅力和探险的乐趣。
漫野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自由和宁静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空、无边的草原和宁静的湖泊,是一种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状态。
在我的一次徒步旅行中,我穿越了一片漫野,那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至今难忘。那片漫野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漫野:
漫野的风,吹过无边的草原, 带走了尘埃,留下了宁静。 在这片漫野中,我找到了自己, 与天地同在,与自然共舞。
漫野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宁静的湖泊,可以搭配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如草原上的日出或湖泊的倒影,以及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和水流声。
在英语中,漫野 可以对应为 "vast wilderness" 或 "expansive fiel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出一种广阔和自由的感觉。
漫野 这个词在描述自然景观时非常有用,它不仅能传达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还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自然环境,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
2.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 《易·坤》-龙战于野。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