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1:42
“公私两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公事和私事上都方便、都合适。基本含义是指处理事情时既能顾及公共利益,又能照顾到个人利益,使得两者都能得到满足,不冲突。
在文学作品中,“公私两便”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物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的智慧和能力,能够在公与私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比如在选择工作或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也要考虑个人的便利。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公共政策中,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在制定政策或管理策略时,需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
同义词“公私兼顾”强调的是在处理事务时同时考虑到公与私的需求,而“两全其美”则更多地强调结果的双重满意。反义词“公私不分”指的是在处理事务时没有明确区分公与私的界限,而“顾此失彼”则表示在处理一件事情时忽略了另一件事情。
“公私两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公事和私事处理方式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那些能够在公与私之间找到平衡的智者或领导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公私两便”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在处理事务时,不应偏废任何一方,而应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社会责任和个人权益平衡的语境中。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在复杂环境中找到解决方案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公与私的冲突时,能够找到双赢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这时“公私两便”的概念就非常有用。例如,在安排家庭聚会和工作会议时,我会尽量选择对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两者都能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公私两便,
日理万机,心系家园。
平衡之道,智慧之光,
在纷繁世界,寻得一方。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天平,一端是公事,另一端是私事,而中间的支点代表着平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和谐的音乐,每个音符都代表着公与私的和谐共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lance work and life”或“work-life balance”,强调的是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都是在强调在不同生活领域之间找到平衡点。
“公私两便”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公与私之间找到平衡,也启发我在处理复杂事务时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这个成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使其成为我日常沟通和决策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议者以为不议其身,止令输赋,则~,可以久行。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便】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 、 《礼记·表记》-故自谓便人。 、 《战国策·秦策》-或谓救之便。
【组词】
便席、 便散、 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