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3:56
戎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和装备。在古代汉语中,“戎”指的是军事或战争,“具”则指工具或装备。因此,“戎具”通常指的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工具和装备,如刀剑、弓箭、盔甲等。
“戎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意为军事或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戎具”逐渐成为指代古代战争装备的专用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历史和军事相关的文献中。
在**古代社会,戎具不仅是战争的工具,也是国家实力和军事技术的象征。古代的戎具制作工艺往往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特色。例如,青铜器的使用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高峰,青铜戎具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标志。
提到“戎具”,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军事的严肃性,让人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氛围和战士的牺牲精神。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古代的戎具展览,那些锈迹斑斑的刀剑和盔甲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残酷。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铁甲寒光映日辉,
戎具锋芒指苍穹。
战士血染沙场土,
英魂永驻古战场。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词汇指代古代战争装备,如“armament”(英语)、“armement”(法语)等。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戎具”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文化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战争的工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特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