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1:56
“中坐”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坐在中间的位置,或者是在某个空间或场合中处于中心位置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物体位于某个区域的中心或中间位置。
在不同的语境下,“中坐”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中坐”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中”和“坐”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法与现代基本一致。
在**文化中,坐在中间的位置通常被视为尊贵或有权威的象征。在许多正式场合,如会议、宴会或家庭聚会,坐在中间的人往往是地位较高或受到尊敬的人。
“中坐”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尊重和中心地位。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正式或庄重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家庭聚会中看到长辈被邀请中坐,这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中坐”来描绘一个场景,如:“月光下,诗人中坐,笔尖轻触,诗篇流转。”
视觉上,“中坐”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对称和谐的场景,如一个圆桌会议,每个人都面向中心。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正式场合的庄重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坐在中间的位置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一些西方文化中,坐在中间可能并不总是意味着尊贵,有时可能只是为了方便或舒适。
“中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明确的含义,通常与中心位置和尊贵地位相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