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2:4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2:49:47
“暴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数量或程度急剧增加,增长速度非常快。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的情况。
在不同语境下,“暴增”的使用有所不同: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增长或减少的速度和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暴增”由“暴”和“增”两个字组成。“暴”字原意为猛烈、突然,而“增”字意为增加。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增加的突然性和剧烈性。
在现代社会,“暴增”常用来描述经济、科技、人口等方面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变化。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导致某些行业的用户数量暴增。
“暴增”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变化感和紧迫感,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来焦虑或担忧,尤其是在涉及经济或健康问题时。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房价暴增的情况,这让我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暴增”融入描述自然现象的诗句中,如:“春雨过后,绿意暴增,万物复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原本稀疏的森林在短时间内树木暴增,形成茂密的景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快速增长的声音,如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声。
在英语中,“暴增”可以对应为“surge”或“skyrocket”,它们都强调了快速和急剧的增长。
“暴增”这个词在描述快速变化的现象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变化的速度和幅度,还反映了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增】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增,益也。 、 《广雅·释诂一》-增,加也。 、 《荀子·法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 、 《淮南子·本经》-残高增下。 、 《列子·汤问》-山不加增。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增脚气病。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蔡元培《图画》-乃增损。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组词】
增年、 增增、 增奉、 增拓、 增息、 增累、 增损、 增广、 增置、 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