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4:53
“暴王”一词通常指的是一个统治者或领导者,其统治方式残酷、专制,不顾民众的福祉和权益。字面意思是指一个暴力的君王或统治者。
“暴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暴”指的是暴力或残酷,“王”指的是君王或统治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那些残暴的统治者。
在许多文化中,暴王的形象常常与权力滥用和民众苦难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被描述为一个暴王,他的统治充满了暴力和压迫。
提到“暴王”,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恐惧、压迫和反抗。这个词激发了人们对不公正和暴力的反感,同时也唤起了对正义和自由的渴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暴王特质的人,他们的专制和严苛可能会对团队氛围和员工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暴王”比喻为自然界中的风暴,象征着破坏和重建的力量:
暴王降临,风卷残云, 雷霆万钧,破旧立新。
在不同文化中,“暴王”的概念有相似之处,如古罗马的暴君尼禄在西方文化中臭名昭著,而在**历史上,秦始皇也被视为一个暴王。
“暴王”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绘了历史和文学中的特定形象,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力和正义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中的权力动态。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